8月30日是奧吉娜藥廠成立九周年紀念日,下午,藥廠員工自行組織了一場拓展訓練,希望通過此次訓練,鍛煉員工的心智,讓大家伴隨藥廠更好、更快的發展。
訓練陣地就選在藥廠辦公樓前的空地上。全體員工經隨機編組,分為紅、黃、蘭、綠、粉五支隊伍,每個員工身上都佩帶著鮮明的組織標記,經過了“靈敏大比拼、默契十足”幾個活動的磨合,看得出來現在她們已經熔成一個個新的團隊了。
最后一個項目是“盲人三角陣”,它要求所有隊員蒙上眼睛,在五分鐘內,將一根繩子拉成一個頂點向北的正三角形,并且所有隊員都要手握繩子。
這個項的難度系數相對較小,活動開始前各組成員已經知道了命題,經過討論也確定了唯一指揮官,并設計了相應的站位方案,相信只要大家執行到位一定會成功。但活動結果出人意料,五個組中,只有“粉隊”做得相對完美,其它各隊要么被扣份,要么沒成形。
其中由肖穎帶領的“黃隊”的失利給我帶來的啟示最大。
活動開始前,肖隊已經做好了活動布暑,口令一下,大家就開始摸索著搜尋繩子,每個人都立定站穩時繩子已經圍出了一個不規則的圈,肖隊謹慎地移動腳步,依次固定著每個人的位置,這時令人費解的情況出現了,她剛示意兩個成員立定還沒走出幾步,也許是受到繩子的牽引剛立定的兩個隊員順勢向前挪動了幾步,結果一動而牽全局,見點眉目的陣形悄然走了樣,隨后繩子又左牽右扯,幾個關鍵點的成員不停地各自微調,最終以失利告終。
黃隊失利的根源在于,指揮者的意圖在過程中未被完全執行,個別成員的行為偏離了指揮者預設的方向,導致全局失利。
《執行力》一書中說過,執行是計劃目標與實際結果中間缺失的一環。恰恰是這一環,關乎事情結果,決定最終成敗。執行力是企業組織完成任務能力的一把標尺,測算出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與是實際能力的差距。
據說,九十年末,中國有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破產后被日本人收購了。那個年代日本人管理企業的方法在國際上倍受推崇,大家都以為日方一定會帶來什么讓廠子起死回生的妙方,沒想到,日方就一個要求:把先前制訂的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!結果不到一年,企業扭虧為盈。
日本人看到了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需要從最基本的能力開始復蘇。企業最基本的能力是什么?就是執行,無條件地執行!這也是企業的本質,按照領導者預設的市場目標,組織人員予以堅決的操作實現。如今各行各業的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,當營銷策略與產品都越來越趨同,那么執行力就像白刃戰中士兵的戰斗力一樣,決定商戰的勝利,誰的執行力更強,誰就是狹路勇者,誰就沖出重圍,取得決定性勝利。
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一鐵律,“理解的要執行,不理解的也要執行”。依靠這條鐵律,解放軍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。沖出了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;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;粉碎了國民黨王牌軍的重點進攻;將數十倍強大的美國聯軍趕回了“三八線”。企業經營也如此。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已步入全新的發展時代,個體、松散、粗放式的經營模式開始被集團、精密、科技化的組織形式所取代,80、90年代“孤膽英雄”闖天下早已成為歷史,每個人需要通過組織的集體力量來實現自我價值,大家需要互相協助和配合來實現組織的目標同時也實現了自我目標,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堅定不移地、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和要求,全力以赴地執行組織分配的任務。試想,在一個經營組織中每個人心里都踹著“小九九”,各念各的經,都自以為是、各自為大,這個企業能成功嗎!
執行和服從力就像帶動企業生生不息的車輪,也像奠定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,沒有它,再美好的遠景也只是海市蜃樓。